2010-03-13

山陰路上桂花初,王謝風流滿晉書


山陰路上桂花初,王謝風流滿晉書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 所有的顛沛流離,最後都由大江走向大海;
所有的生離死別,都發生在某一個車站、碼頭。上了船,就是一生。

  從1949年開始,帶著不同傷痛的一群人,在這個小島上共同生活了六十年。
  六十年來,我們從來沒有機會停下腳步,問問對方,你痛在什麼地方?
  是時候了,在歷史的這一頁即將永遠地翻過之前,我們還來得及為他們做些什麼?」

.................龍應台, 原籍湖南,1952年2月13日生於台灣高雄縣大寮鄉的眷村。
1974年赴美國求學,1988年遷居德國, 1999年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長。


「醞釀十年,行走萬里, 生死兩茫茫,唯有淚千行」

2009年9月2日, 台灣作家龍應台, 醞釀10年,親自走訪中國大江南北、台灣大街小巷,
在香港閉關400天、跨越3大洋5大洲,尋訪1949年親歷國共內戰無名人物的親身經歷,
龍應台在兩岸分裂一甲子的大歷史下,孵育出的鉅作《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六十年前的蒼茫大地展現在眼前,硝煙四起中,惶恐的人們在這個不知是故鄉還是異鄉
的土地上顛沛流離,喘息、奔走著,也不知這微弱的生命還能保留多久。一幕幕妻離
子散的人間悲劇, 在絹白的書卷上掙扎上演,眼淚,只有忍不住的眼淚,在煦暖的
秋日裡,在靜靜的夜裡。

一個作家在這種「跨文化」的兩個國家和兩個民族的夾縫中保持了一個作家應有的使命、
價值和良心, 全包容在那銘心刻骨的字字句句裡。一段段刻骨銘心的親情, 龍應台用女性
特有的溫柔和細膩鐫刻出了一份真摯而雋永的故事,催人淚下,動人心扉!


......................................................................................................



「閱讀」, 可豪飲、可小酌; 可大俗、可小雅; 可論國、是可談風月; 可攀交情、可見性情; 
可怡情、可亂性; 可養生、可傷身。只是, 不可無「書」!

幽幽回首,蹴罷露濃花瘦。 很長時間 , 我已經不太閱讀悲慘長篇的鉅作了。記得中學的
時候, 王藍的《藍與黑》, 林語堂的《京華煙雲》, 老舍的《駱駝祥子》, 茅盾的《子夜》, 
鹿橋的《未央歌》, 看完久久難以平復....每次讀起悲慘一段,總是感動到心底,視線也
開始模糊起來…… 喚起了那青澀、叛逆、躁動、困惑,的青春期, 那渾渾噩噩之年對撐篙
尋夢的憧憬。

2010年春節和西洋情人節是同一天, 調整親情、友情與愛之間的比重,讓理性與感性
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在沙發上躺成一個舒服的姿勢,將台燈調亮,沏一杯喜歡的花茶,
集茶之味、花之香于一體, 花引茶香。「素瓷雪色飄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在氤氳的
香氣中讀一本能讓自己盪氣迴腸的書,覺得是難得的享受。


奼紫嫣紅,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以史詩一般的磅薄氣勢揭示了人的原罪與墮落。與書本對話像是
未央的夜朦朧, 也許,落拓有時也有別樣的美麗, 用尖銳的寂寞。這樣一段如泣如訴的
異國情史,讓我想起蘇東坡那泣血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不願給自己施加任何政治偏見與壓力,讀完了這一部長篇史詩《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動盪的年代,傳奇的人生與親情, 一書裡條分縷析,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一種存在
被忽略, 一種付出被撕扯, 一種姿勢被遺忘, 像極海市蜃樓。我聽見眼淚在微笑, 
不由人感慨唏噓!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這是海內外中國人必讀的一本好書, 我推荐給中國的朋友們。謝謝龍應台, 
為他們上一代中國人拼出時代的輪廓。

至於台灣人, 向同事、親友借這本書, 隨便翻翻即可, 沒必要浪費閣下寶貴的時間、
金錢與青春!  孰令至之,龍應台溫柔婉約的在書中寫著:「最高統帥蔣介石....在台灣
建立起新的價值觀...」, 光憑這句話, 就讓人毛骨悚然, 就證明這本書根本不值得買! 
台灣人, 要學會愛自己, 如果買得起LV,為何要屈就仿冒品? 


追往事,嘆古今,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黄鐘譭棄, 瓦釜雷鳴, 生於斯、長於斯者便是台灣人, 但卻有人刻意劃分彼此,實是可惡!
看完本書,我體會到台灣社會為什麼無法跨越族群。最重要的原因之一,1949撤退來到
台灣的250萬「失敗者」,心都停留在1949。所以,他們無法將自己融入台灣社會。

《大江大海1949》其實不是一本歷史書,也不是文學書, 而是一本政治宣傳的書, 
不啻是早年三台聯播的「寒流」、《南海血書》的翻版, 純粹為國民黨政府用來洗腦宣傳
的「標準作業程序(S.O.P)」, 欲蓋彌彰!
(《南海血書》於1978年12月19日登在《中央日報》。但原作者朱桂卻於2003年承認
「阮天仇」為虛構的人物、《南海血書》是虛構的情節。後經她証實為當時國民黨情報頭子
王昇上將策劃的虛構故事,以假亂真,欺騙民眾。 )

龍應台的書,文采有餘,但歷史常識不足。這是台灣暢銷作家的通病,沒考證、沒做
田野調查,也沒空修正, 說穿了那就是callin節目紙本化。中國人的習性沒什麼
「正史」概念,倒是一堆編造杜撰的欺人「青史」。龍應台想要玩學術文獻那一套,
就得乖乖把引用條目一一寫清楚,寫不清楚就有抄襲、違反學術倫理之嫌!

難怪蔡詩萍會認為: 龍應台的文章,好看則好看矣;她的風險亦在「文勝於質」。

李敖也認為:龍應台的文章不足論, 實際上是用銀紙,漂亮的銀紙,包著個臭皮蛋!
她是文章寫得非常好的一個人,但裡面的理論「極為單薄」。她關注的事情都是
「雞毛蒜皮」的鳥事!

一張白紙上沾了一滴墨,很多人就只意識到墨點的存在,忽略了白紙。物存在于空間,
很多人就只意識到物的存在,卻忽略了空間; 認為有一九四九的存在,而忽略了台灣歷史。
呵呵, 這些人以中國人自詡,對中國歷史的瞭解, 還不如台灣人, 這就是台灣人與中國人
的悲哀! 「台灣人太瞭解中國,卻不瞭解自己; 中國人不瞭解中國,但卻很會吹噓自己!」

如此氛圍之下,島內民眾難免不隨著流俗,把「一九四九年」定性在一個非常淺薄的
情感層次。殊不知,研究課題,對歷史人物的月旦臧否, 深沈的文字中有多少痛與慟。
然而, 這些上代的經驗, 卻沈於歷史黑洞中, 無影無蹤。 

所以, 抱著了解歷史買這本書的人,會很失望。歷史研究,即使弱水三千取一瓢飲,
單單只研究「一九四九年」這麼一個千古一瞬的單一年份,在一個價值紛亂的世代,
人們應該審慎反思,把理性主義的成份放重一點,個人的情緒數值放輕一點。把
「一九四九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和歷史上所有的年份一般,置放在學術研究的天平上。

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的文膽,阮銘說: 「祖先從哪裡來不重要, 重點是要有人性!
有人又在用整個國家的力量,做歪曲歷史的事,不能沒有人去拆穿她! 這本書對於一般
政治不太了解的人、或是單純的學生之類的,殺傷力確實很大」。


看完這本書後,想起了明代曹學佺的一首詩:

仗義每多屠狗輩,中流砥柱不知退
問起誰家好兒女,浪裡白條不為己
負心都是讀書人,船過總待水無痕
始知莫怪五斗米,只怪讀了大道理

好一句「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都是讀書人!」在台灣,有很多沒有良知的讀書人,
他們做壞事,不會有絲毫罪惡感!我們往往忽視這一群身邊的危險人物。這群反台灣
的知識份子, 毫無台灣意識且缺乏社會道德,以自我為中心而任性而為, 最後台灣社會
卻遍體鱗傷。

很遺憾在《大江大海1949》,龍應台屬於知識份子該有的良心話,仍然付之闕如。
數百萬的寶貴生命,遭到慘絕人寰的無辜犧牲後,作者竟然只是高高在上的坐在雲端裡說教,
丟出兩句極具戲劇性的台詞:

── 請凝視我的眼睛,誠實的告訴我:戰爭,有「勝利者」嗎?

── 我,以身為「失敗者」的下一代為榮!

為什麼龍應台以身為「失敗者」的下一代為榮? 因為60年來, 她和她的上一代從來都不是
失敗者, 真正的失敗者是這島上依然受到長期霸凌的台灣百姓。一出生就用籍貫標示本省外省, 
 外省人(佔12%)享盡特權,而台灣人(佔88%)只是被剝削的一群。一甲子後,他們仍然是以
勝利者的姿態自居,黨、政、軍、教、媒、日以繼夜。從來不見龍應台出面阻止喊停,卻擺出
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她甚至還是加害人之一!

現今, 高踞台灣廟堂之上的袞袞諸公, 仍是溫室長大的權貴子弟, 都有個「好爸爸」: 
英九的父親馬鶴凌, 溥聰的父親金中樞(金鑠), 關中的父親關大成, 龍斌的父親郝柏村, 
立倫的父親朱樟興; 岳父高育仁, 錫瑋的父親郝周書府, 守中的父親丁堅, 為真的父親胡宗南, 
和一門忠烈李家班的父親李煥.........洋洋潺潺一大串, 這像是「失敗者」嗎? 黨國大老
有其子克紹箕裘, 這該說是「餘蔭」or 「餘孽」呢? 

難怪龍應台以身為「失敗者」的下一代為榮!無可奈何花落去,那一抹淡淡的嫣紅。


《史記·律書》: 豈與世儒闇於大較,不權輕重,猥云德化,不當用兵,大至君辱失守,
小乃侵犯削弱,遂執不移等哉!

這幾個月在台灣,書店一直在力捧兩本書:《巨流河》(齊邦媛著)、《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皆是由大統派的『天下文化』出版。 一個出版集團這麼密集地出版兩本內容相同的書籍,
實在少見! 台、港、星、馬、(中國是禁書)等四地媒體同步, 同一時間大幅刊出訪問報道,
然後是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不論哪一家書店: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遠流、天下、
聯經、時報都在狂打這兩本書,儼然就是出版業的大事。

只要打開電視,可以看到龍應台侃侃而談她對台灣島上國民黨失敗者的柔情感懷。
只要走在路上,就會看到公車車身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大型的廣告看版.......。 
當然,龍應台是重要作家,但是可曾看過哪位重量級台灣人作家被這樣重視過? 
還是他們是「外省權貴作家」? 而且是重振「懷鄉文學」的作家?

這讓人聯想到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中國藝術家 「蔡國強個展」, 票房未達預期 ,北市府
發動各相關局處員工請公假, 公費支出(購票一人250元)去看展。而且北美館也坦誠
蔡國強是馬英九兩個女兒馬唯中、馬元中的老闆,難怪北市府要用行政命令和人民納稅
的血汗錢灌水蔡國強個展。 

台灣一年有一千多個展覽為何只有蔡國強受到北市府的關愛? 台灣圖書一年出版的總數量
已突破四萬冊,在如此龐大的數量下,為何國民黨只有獨厚龍應台?  聽其自然, 唾面自乾!

遠見雜誌創辦人高希均為《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所寫的文章:「中國不亡,有我!」六十年後,
「台灣不垮,有你!」, 一邊替自己集團下的作家打廣告,一邊替馬政府擦脂抹粉,實在是
讓人覺得噁心至極, 昭然若揭 。



臺灣無從選擇地接納了1949,接納了中國的一切,天地晦盲, 雨露霜雹,正負皆收。結果歷史
詭譎地激發了這一波「文學權貴的反撲」真可謂鋪天蓋地而來。 帽兒須戴血無頭, 手弄乾坤
何日休, 這一波有別於上一波30 年前「鄉土文學論戰」的剛性、肅殺,取而代之的是柔性、
情感的「化骨之毒」。

戰後,台灣從「日本新文學」時期邁入中華民國時期,台灣文學與政治環境相同。除了來自
國民黨政府語言政策束縛:如國語之推行, 如二二八事件等等。加上呂赫若、張文環、楊逵
及王白淵等知名台灣作家遭到政治迫害後,台灣文學作品銳減。而就在此情況下,盛行的儘是
與台灣本土不相關的「反共文學」與「懷鄉文學」。


什麼是「反共文學」、「懷鄉文學」? 那您就需要同時瞭解何為「台灣鄉土文學」:

1950年代 

由國民政府所支持的外省族群作家, 夾其母語優勢, 對中國風土人情和昔日生活的描寫,
藉以抒發作者的懷鄉思親念舊之情,識時務者則與反共思想加以結合,以符合國民黨統治者
的品味。懷鄉文學脫離現實的作品,強力推行反共文學的同時,懷鄉文學也風行起來。就其內容,
作品往往是通過對昔日中國生活的描寫,抒發作者的懷鄉思親念舊之情,如林海音的《城南舊事》,
鄧克保《異域》。

50年代以降, 由於政治因素,作家學子失掉五四以來以及台灣本土文學傳統的承繼,陷入思想
及文學的真空狀態,一時間反共懷鄉文學等消閒文學充溢。此一時期也是懷鄉文學與反共文學
相互唱和,相互輝映。文學中帶有濃厚的反共氣息。「懷鄉文學」道出自中國淪陷後,被迫遠
走他鄉,離鄉背井到臺灣生根。文人假筆墨創作,宣洩對家鄉的懷念,惟有堅持反共,
才能光復家園。

1954年, 台灣才有「大學聯考」, 1946~1953, 7年期間, 外省族群只要會背「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就可以進台大, 搖身一變就是所謂的「作家」和「學者」!

1960年代

回憶過去與批判現實相結合的作品。懷念過去的燈紅酒綠,色慾橫流的良辰美景; 幻想「反共大陸」
的成功與舊生活的重演。在國民政府仍主導的反共文學與懷舊小說夾擊下,「現代主義文學」
隨著韓戰結束,美援帶來的經濟和美式生活下,脫穎而出。這些包小說、現代詩、荒謬文學除了
對八股化的反共文學表示不滿外,也對殘存於傳統文化中的懷舊抱著反抗改革的意識與反省。
這一類的文學一反五四時期, 強調明朗、積極的文學傾向,拋卻寫實主義的美學,專注於內心
世界探索:白先勇《台北人》、七等生《我愛黑眼珠》、司馬中原的《狂風沙》、王文興《家變》、
子敏的《小太陽》、聶華苓《桑青與桃紅》及商禽的《夢,或者黎明》。

1970年代

釣魚台事件,中美斷交、以及退出聯合國等外交困境,許多知識份子開始意識到在長久以來的
美援文化以及反共神話之下,自己竟然甚少關心腳下的這塊土地,這樣的思潮也讓文壇出現了
所謂回歸鄉土的呼聲,認為文學應該反應現實社會,「鄉土文學」成了70年代的一個顯著類型。

這些作品對於台灣都市、農村經濟、社會危機、價值觀念等都有進一步的反映和研究, 統稱
「鄉土寫實文學」。如:王禎和《嫁妝─牛車》、鍾理和《原鄉人》、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
李喬《晚晴》、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王拓的《金水嬸》等人的作品,跨越了漢文與母語間
的障礙,而之後,即使在21世紀,仍成為台灣文壇的顯學。

「反共文學」與「懷鄉文學」, 小說方面有:姜貴的《旋風》、陳紀瀅的《荻村傳》、潘人木的
《蓮漪表妹》等。詩歌方面有:孫陵的《保衛大台灣》、葛賢寧的《常住峰的青春》等。這些
作品以歪曲現實生活、顛倒歷史是非的虛妄性,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反共八股",違背了文學創作
的規律,抑制了台灣文學的正常發展。

1970年代末期,重大政治事件為美麗島事件以及林義雄滅門血案。國內的統獨之爭也在此時浮上
檯面。「台灣意識」的葉石濤與「中國意識」的陳映真開始對於所謂的「鄉土」是台灣還是中國
展開論戰; 另外,陳若曦、朱西甯、彭歌、余光中以國民黨官方立場發言, 與上述兩位現實主義
作家的論爭是另一條主線。

彭、余、認為過於強調鄉土,強調勞苦大眾的文學隱隱然有1930年代共產黨工農兵文學的影子,
並且,這樣強調文學必須書寫台灣土地,這是一種文學上的「分離主義」、偏狹的「地域主義」。
有要把台灣分離祖國的企圖,因而紛紛撰文抨擊,官方陣營遂運用掌控大量報刊雜誌等媒體的
優勢,對鄉土陣營進行圍剿,甚至恐嚇。

1980年代

葉石濤曾云:「直到八0年代來臨,言論由由的範圍擴大之後,才有『政治文學, 小說』
一類的作品出現,追究了五0年代荒蕪的真相。」

政治文學,實際描繪了台灣政治從冷漠到熱騰發燒的過程。並使用文字描繪兩層次間的,
諸如族群,國家認同或身分認知矛盾, 以黃凡《賴索》、林雙不《兒子的大玩偶》、張大春
《將軍碑》、台靜農《地之子》、張系國《棋王》等人為代表。政治文學應屬龍應台的《野火集》,
以卓越文筆及接近無政府主義的理念,帶動台灣的新潮流。

戰後的女性讀者一直是台灣相當重要的文學支持者,不論是純文學或通俗文學, 如翻譯言情小說、
瓊瑤小說、本土言情小說,女性都有一定比例支持者。表達台灣女性意識的文學潮流,以蕭颯、
蕭麗紅、廖輝英、李昂等人為代表的「台灣女性文學」。如蘇偉貞、平路、朱少麟、張曼娟等作家,
也重新用女性觀點式的文學來省思台灣。80年代後期之後陸續有更多作家投入台語文創作的行列,
比如說陳雷、李勤岸、莊柏林、路寒袖、方耀乾等。

但80年代,「懷鄉文學」又以朱天文、朱天心、謝材俊、馬叔禮、丁亞民、仙枝為主的「三三社」
(前面的三是三民主義,後面的三則代表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真神)。深受胡蘭成與
張愛玲的影響,有著正統中國與熱愛紅學的信仰。文字的使用優美浪漫,瀰漫著一股感懷故國
及過去美好事物的情緒,再加上完全忽視現實及過度美化的幻想,隨即在青少年間興起一股風潮。

1990年代

俗稱「超文本文學」(hypertext literature)或「非平面印刷」的網路文學於台灣開始興盛普及。
以網路為媒介,成為台灣文學的主流。動搖了現有文學的寫作和傳播方式的基礎,將台灣文學以
另外一種型態傳送到台灣人與華人地區。而台灣網路文學代表如痞子蔡(蔡智恆)的《第一次的親密
接觸》)、藤井樹《我們不結婚好嗎?》、九把刀、鯨向海(新詩)不但將網路文學鉛字化,並且
在某程度上改變了台灣的文學生態。

在另一方面,以閱讀輕薄短小、重視傳播、的勵志文學或新型態通俗文學,迅速於台灣流傳。
諸如幾米、吳淡如、侯文詠、劉墉、吳若權為代表性。雖然這些文學作品常因為過於普羅化,
遭到部分文學評論者的嚴詞批評,不過不可否認,多少反映台灣現況的這類型文學作品,仍可視為
台灣文學之主要支流。另外,純文學範疇的駱以軍、郝譽翔、陳雪、阿盛、袁哲生、林燿德、舞鶴等。

在此一解嚴、本土化、台灣意識的興起的時空環境下, 自我感覺良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懷鄉文學」
此時已然日薄西山, 唯有蜀犬吠日, 試圖孤注一擲。朱天心的老公「唐諾」(謝材俊)寫了很多推理小說,
每篇小說都能扯到貪污的阿扁、撕裂族群的阿扁, 常會偷渡病毒,超乎想像的聯想能力。牽馬到河易,
強馬飲水難, 讀者無法耽溺在「懷鄉文學」的和尚打傘, 天馬行空的不著邊際。

1990年代後期之「懷懷鄉文學」, 繁華落盡,斯人憔悴,昨日風華付與斷井頹垣! 歷史證明:
「反共文學」與「懷鄉文學」只是一個欺騙的文學!

現在2010, 台灣這一股〝濃濃中國味〞的作品再度被重視,當然與政治環境的變遷有很大的關係,
馬政權的傾中,讓這群「失根的權貴」重新找到可依附的靠山。 這些以中國為信仰的族群,準備
捲土重來,再度以「文學」軟性糖衣包裝偷渡「大中國」病毒。只不過前兩次「懷鄉文學」的風潮
在主場優勢之下,依然遭到淘汰,而這次在國民黨主導, 政治、教育、文化環境的配合,各大網路,
書店通路力捧的「重振權貴復辟」是否真能成功? 


《史記 • 刺客列傳》太史公曰:此其義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也哉!

龍應台是我在中學時的偶像,當年曾為她的《野火集》魂牽夢縈,  如痴如狂!當年禁錮的時代,
一個有道德勇氣敢向獨裁專制的威權體制作批判,放了一把野火而能在荒蕪的臺灣政治沙漠中
迅速燎源。一個女作家的成長,得要經歷許多寂寞,痛苦和憂傷的浸泡,文章才能到達成熟和豐盈, 
絕非偶然。

不過在1999年龍應台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長後, 她的文章開始習慣性的出軌、外遇、甚至裸奔, 
淫穢不堪!  龍應台文章滄海變桑田的奇觀,出現在瞬間, 是因皇恩浩蕩, 還是因急功近利?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奉天承運,不可詔曰。 龍應台努力嘗試尋花問柳, 總算飛上了枝頭,
但未必是鳳凰!感慨龍應台, 書可不寫,官可不做,但總是要做人! 今天的龍應台早已失去了她
原有的道德標準,充其量也只不過是扮演一個威權政體的化妝師; 被黨國附身而起乩的傀儡人偶罷了。

龍應台文章的忸怩作態更是值得研究的一個現象, 讓我們學會相信文學,這樣才會久遠,
才不會朝花夕拾,曇花一現。真正的文學是一種良知、信仰、道德的結合,文學並不代表此刻和過去,
而是此生此世,白頭偕老,地老天荒。

說穿了,「大江大海」是龍應台自我救贖的寫作,父執輩因戰爭流離失所而「反共」,「漢賊不兩立」。 
如今, 「漢賊合謀吞台灣」, 她從反共轉變為親共,必須找尋道德的藉口與理由。爲大中國意識, 
對過去的獨裁者歌功頌德,而且還不知恬恥的把現今臺灣社會的文明現象歸功在這批獨裁者身上, 
害慘了族群的互動。

如今這樣一個仍帶有殘缺的自由民主人權的社會氛圍所以,「一本書改變一個時代」,
這曾經是失敗者的下一代,已經準備擁抱「勝利者」。踩著自已昨日的影子,作為明日追逐的對象。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她會獲得這麼多來自國民黨政府的「加持」了!

龍應台說:他們代表台灣社會裡,一個個從未被打開的記憶黑盒子。六十年來,我們竟沒有問過
這些身邊的人,你心裡的痛是什麼?如果傷痛的黑盒子沒有打開,就會繼續造成彼此的懷疑和政治
的鬥爭。

我說龍大嬸, 去問一問國民黨的黨史館,黨史黑盒子一打開,髒臭的史料就見光了; 去「台灣228
紀念館」走一走吧,那裡有很多黑盒子早就被打開了,裡面沒有本省與外省, 只有傷痛至極的故事,
只有泯滅人性、死不道歉、找不到元兇的故事!


《神隱少女》(千と千尋の神隠し)於2001年7月 日本國內創下日本史上票房最高電影。是一部由
宮崎駿(みやざき はやお)導演的日本動畫電影影。片中,  神隱少女忘了自己名字就無法回到
自己的世界! 

「龍應台」不是筆名,是真名: 父親姓龍,母親姓應,她是龍家在台灣出生第一個的孩子, 
夸夸其名,所以名為「台」。龍應台忘了自己名字就無法回到自己的世界! 

龍應台, 對不起我要給您上一課, 指引您一條回家的路:

蔣介石與國民黨權貴的失敗,絕對不是外省族群的失敗,更不是的您的前輩雷震、柏楊、傅正、
王鼎鈞、胡適、傅斯年、蔣廷黻、薩孟武、錢思亮等, 以及許許多多在白色恐怖時代罹難的
「外省知識份子」的失敗。外省第二代鄭南榕更用寶貴的生命,誓死抗議您筆下的「失敗者」。
今天台灣的自由民主,是極為慘痛的悲劇, 從來不是你們「失敗者」所發展出來的,而是許多
不同族群的民主烈士與人民力量,用犧牲、流血爭取來的。

您要啟發您的「誠實的良知」(intellectual honesty), 不要只會紀念77事變,不要以為自己
活在長江和黃河, 卻不願看看自己腳下流過的淡水河和濁水溪。 您要勤學勵志, 有空多讀讀台灣歷史; 
要夠灑脫, 沒事兒多看看我的文章, 必定讓您醍醐貫頂、痛定思痛, 讓您的生命再次綻放。


最後, 我對1949只有一個感想: 戰爭真的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我也可以體會你們族群經過的那段
痛苦歲月。就一個有「人道的公平」(humanitarian fairness)的台灣人來說,你們的1949
與在外國發生的天災地變人禍,沒有兩樣,如海地的大地震、印尼的大海嘯、菲律賓的大洪水、
非洲的飢餓內亂、都值得我們同情。

但無可奈何的台灣人, 無辜的被你們扯進你們1949悲哀之中, 你們的悲哀干我們何事? 
為什麼要強迫我們承擔你們的原罪? 台灣偏居海隅,與中國素無往來, 我們只想安居樂業,
好好過我們的生活; 我們不欽羨你們的大江大海, 我們也不想分擔你們的1949,夠清楚了吧 !!



PS.

• 美國2010年人口普查,請填寫『TAIWANES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5dQvqpcMo&NR=1

(一) 1949年兩百萬人大遷移序曲
(二) 太平輪沉船 千人溺斃悲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HkUhf3ijlE&feature=related

(三) 黃金篇

(四) 國寶篇

(五) 四萬換一元

(六) 眷村文化---3/1

(六) 眷村文化---3/2
(六) 眷村文化---3/3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