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12

台灣蛙! 蛙!! 蛙!!!



http://www.froghome.idv.tw/
collected from 921farmers of chat.1949er.org




斯文豪氏赤蛙 Rana swinhoana Boulengeer

尖鼻赤蛙、棕背蛙 Swinhoe's frog




成體特徵:
體型:大型修長平扁,♂約6-7cm,♀約8cm
頭部:頭長比頭寬略長,吻端尖圓。上唇白色,口角後有白色的頷腺。鼓膜黑色,顳褶不明顯。
背部:顏色變化頗大,有時是一致的綠色或褐色,有時是綠色雜夾一些褐色斑,或者褐色帶有綠色斑,幾乎每一隻都長得不一樣。
體側:淺褐色或淺綠色,散佈著許多黑斑。背側褶不明顯,由斷斷續續的顆粒相接而成。從吻端經眼鼻線到顳褶有一條黑色縱紋,有時黑色縱紋往後延伸直到背側褶末端。
皮膚:光滑,但有些疣粒及小顆粒,尤其後背部及體側的疣粒特別大而突出。
腹部:白色光滑。
四肢:細長,有深色橫紋。指(趾)端膨大成明顯的吸盤。後肢蹼發達,為全蹼。內蹠突卵圓形,外蹠突小或退化。
第二性徵:雄蛙比雌蛙小型,有一對咽側下外鳴囊;前肢粗壯,第一指內側有膨大的婚墊。
相近種類比較:
分布:廣泛棲息於全省二千公尺以下的山區溪流附近。
繁殖期:除了冬天,整年都很活躍,但主要在秋天及春天產卵。
行為:終年住在溪澗,白天躲在石縫或溪邊草叢裡,偶而也會發出如同鳥叫般的「啾-」一聲,常讓賞鳥的人白忙一場;晚上則單獨出現在水邊草叢或石頭 上。牠們的獨立性很高,常各自分散,保持距離,叫聲是牠們彼此溝通、較勁的唯一管道。所以牠們雖然不是很常叫,但只要一隻領頭開始叫,其他雄蛙就會不甘示 弱的一隻跟著一隻叫,合唱聽起來是此起彼落,頗具有聲勢。
卵:卵白色大型,卵徑可達0.3公分。一次產40-50顆,常常小堆小堆地產在淺水區域的石頭底下或石縫裡。
蝌蚪:黑褐色,口部腹側稍凹陷,可協助吸附在石頭上。

莫氏樹蛙 Rhacophorus moltrechti Boulenger, 1908
Moltrechtis Green Tree Frog

保育類 特有種
成體特徵:
體型:中型纖細,♂4-4.5cm,♀4.5-5.5cm
頭部:頭寬小於頭長,吻端尖。眼睛虹彩橘紅色,鼓膜及顳褶明顯。
背部:墨綠色,會隨環境變深或淺。背部常帶有一些小白斑或黃斑。
體側:白色或黃色,有許多大小不一的黑斑。
皮膚:光滑沒有顆粒。
腹部:黃色或白色,有圓形小顆粒。
前肢:背面綠色,腹面白色有些黑斑,有時指間的微蹼及指端吸盤都有黑斑分布。手臂外側白色皮瓣明顯。
後肢:背面綠色,股部內側橘紅色,外側有明顯的白色皮瓣。黑斑散佈在腿部及足部內側,趾間蹼及趾端吸盤發達,有時也有黑斑。
第二性徵:雄蛙體型較小,有單一咽下外鳴囊,咽喉鳴囊處顏色較深。
相近種類比較:台北樹蛙體側沒有大黑斑,虹彩及股部內側黃色。
分布:特有種,廣泛分布於全省兩千五百公尺以下的果園、樹林及開墾地。
繁殖期:隨地區而異,台灣北部及東北部一般在春天及夏天繁殖,中南部則在夏天及秋天產卵,潮溼的山區、例如溪頭,則終年繁殖。
行為:平常住在樹上,繁殖期時才到水邊活動,常挖一個淺淺的洞藏身在落葉底下,也喜歡躲在水溝旁邊的石縫、鬆鬆的土堆或草根裡鳴叫,有時也會爬到 樹上鳴叫。叫聲很響亮,如同火雞叫般的一長串「呱-阿,呱阿阿阿」。雌蛙受雄蛙叫聲吸引主動接近雄蛙形成配對,偶而也會出現一隻雌蛙同時和多隻雄蛙交配情 形。
卵:一次產卵約三至四百顆,卵粒包在白色泡沫卵塊中,直徑約八公分。
蝌蚪:黑色大型,身體橢圓形,尾長為體長兩倍。

貢德氏赤蛙 Rana guentheri Boulenger

沼蛙 Guentheris Frog

保育類
成體特徵:
體型:大型修長,♂6-7.5cm,♀6-8cm。
頭部:平扁,頭長大於頭寬,吻端尖圓。上下唇皆白色,頷腺明顯白色兩個。鼓膜大而明顯,周圍白色。
背部:棕色或淺褐色。
體側:兩側各有一條明顯的背側褶,沿背側褶有黑縱紋,有不規則的黑斑。
皮膚:光滑,僅後端有些小顆粒。
腹部:白色光滑。
前肢:指端鈍圓,內掌突發達。
後肢:細長,全蹼,趾端鈍圓。內蹠突卵圓形,外蹠突不明顯。背面有黑色橫帶,股部內側有黑色花斑。
第二性徵:雌雄體型差異不大,雄蛙第一指的婚墊不明顯,但前肢基部有腎型黑色臂腺。雄蛙有一對咽側下外鳴囊,咽喉部顏色較深。
相近種類比較:小型個體和腹斑蛙很像,但腹斑蛙身體較肥胖,鼓膜周圍黑色。
分布:廣泛分布於全省平地及低海拔山區的稻田、水池及草澤環境,也是都市常見的蛙類。
生殖期:5月到8月,以夏天為主。
行為:生性隱密,平時很少看到,繁殖期時才成群一起遷移到水域活動,但也是各自分散躲在水草間,僅露出頭來鳴叫,叫聲是如同狗叫般的「茍、茍、 茍」,低濁而且大聲,日夜都能聽到。個性極為害羞,很容易受到驚擾,一旦有人靠近,就會發出「吱-」驚擾叫聲,然後噗通一聲跳到水裡。
卵:卵粒小,成一大片飄在水面上,或者黏在水草間。
蝌蚪:全長約5cm,體灰綠色有細麻點,尾棕色有或深或淺的雲斑。眼睛在兩側。

貢德氏蛙為大型蛙類,身體粗壯,長度80~100mm。背側褶連續而粗大,位眼後至大腿上方。身體背面為黃褐色、灰褐色或暗褐色,腹面淡褐色,喉胸部密佈 淡黑色之斑紋。身體側面由眼鼻線沿背側褶至鼠蹊部有一條黑褐色的縱帶。雄蛙具有兩個鳴囊和前肢基部有一大型之腺性瘤狀突起,此可與雌蛙區別。後肢大腿前方 和後方皆有黑褐色的大形斑紋,大腿和脛部表面皮膚有圓形或短棒狀突起所連結而成的隆起稜,與縱軸平行。吻尖鈍。外鼻孔較接近吻端。前肢粗短,指端尖,不膨 大不具蹼膜。後肢強大趾長,趾端尖,不膨大蹼膜發達。

生態習性:
墾地和闊葉林為主要的棲習地。尤其在水田、池畔、溪流以及排水不良之低地。白天隱伏在草叢洞穴中或石縫中,偶而亦可見其停棲在近水邊有陰影的石頭 上。夜間外出覓食。繁殖季節時雄蛙往往停在水草面上鳴叫求偶,鳴聲低沈而大,在白天亦往往可以聽到其特殊的鳴叫聲。叫聲類似小狗叫聲“汪,汪”,性喜成群 出現。繁殖季節春、夏季,卵產在不流動的水域中。蝌蚪身體略扁,眼在兩側,尾細長而弱,體灰綠色有細麻點,尾部棕色,有深淺相間的雲斑。

分布:
我國中南部各省、台灣、海南島和香港。在台灣常見於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農田、池塘,全省都有分布,北部數量較多,中南部較少。數量普遍,由於體型大目前供人食用和生物實驗之普遍蛙類,但由於捕捉,數量已大量減少。

0 Comments: